終於讀到我很想讀的段落了。
這裡講的是「認知活動」而不是「態度」
在這裡講的「主動參與」,是指大腦裡發生的事,和動作無關,安靜坐在教室裡的學生,大腦活動可以差了十萬八千里。大腦只有在專注、聚焦、積極參與構想心智模式時,學習才會最有效。
如果缺乏 active engagement 的元素,實驗顯示,我們不可能靠「被動累積感官次數」而學會任何高層次的認知學習。學習只有在專注、思考、預期和測試假設時,才會發生,如果沒有花力氣去做深度反思,學習效果會退去,沒有大腦留下痕跡。
實驗者將 60 個字母給三組學生看:
回想效率是 33%, 52%, 75%。
深層處理會活化前額葉皮質,和「有意識處理字」的區域,後者和海馬迴有關,而海馬迴處理外顯事件記憶。當學習者吸收資訊時,我們基本上可以用額葉海馬迴和海馬迴周邊皮質的活化程度,來預測他是否會記得。
深層處理會帶來的效果是:
主動學習 & 深度處理的實證結果已獲得支持研究,在 STEM 領域,學生的考試成績可以進步到半個標準差,失敗率降低 10%。
問題是,到底什麼方式才能吸引 active engagement?
沒有什麼特殊方法,重點是強迫學生放棄舒適的被動聽講,強迫他們去思考,例如:
主動學習的一個外顯 behavior evidence - 不停地把這個概念用自己的話或自己的思考方式去解釋它
接下來作者強調,active engagement 不代表在毫無引導的情況下,讓學生自己發現、自己建構知識。這和一些盧梭以降,曾盤據教育主流的迷思有關,總之,結論是:
是引發學生的認知活動,而不是行為、動作;
是教學的指引,而不是純粹的探索;
課程應該聚焦,而不是沒有架構的探索。
從神經迴路的角度,好奇心和食物與交配的驅力類似,都會活化多巴胺迴路,啟動對報酬的期待。只是好奇心會被「無形的價值」所驅動,也就是獲得知識。
記憶和好奇心相連。當好奇心增強時,記憶的效果會增強非常多。
「學習」在神經系統上本來就擁有一定的價值地位,而「好奇心」是這份價值的應用面。
這是還沒有結論的領域,作者的說法比較保留。
以下是心理學家的研究成果:
比較可以類推成神經研究的間接證據,法國工程師成功做出一個行為和幼兒高度相似的「好奇的機器人」,而這台機器人的演算法有三塊模組:
這個系統邏輯會聚焦在「他認為可以學到最多東西」的領域。根據工程師的說法,他們相信這就是好奇心的定義。
雖然沒有神經學的實證研究,但從結果來看,把好奇機器人放入兒童房時,他的行為和寶寶一樣。會呈現鐘形曲線的好奇心,先對某事感興趣,逐漸熟悉後,好奇心減弱,最後走開去尋求另一個刺激。一個小時後,機器人對房間失去興趣,感到無聊,停止探索。
好奇機器人的案例,可推論的預測是——好奇心的前提,需要「了解什麼是他還不知道的」,也就是後設認知。這組認知系統主要監控我們的心智處理,評估已知和未知。它不管對與錯,也不管學習的快或慢。
以下是作者的假設
關於第 3 點,研究顯示老師的引導會影響好奇心。
更多研究顯示,老師介紹太詳細時,學生會失去興趣。或者,老師介紹了某一個功能後,學生會認為老師已經解釋了所有的功能。
但是,相反過來,若老師表示他並不知道所有的玩法,新玩具他也沒玩過,學生會一直保持尋找。
總之,理想的教學場,要給學生有架構的課程並引導他們,鼓勵他們去發揮創造力,讓他們知道還有幾千種東西等待被發現。